秀者网 > 杂谈 > 正文

​诸葛亮进行了多少次北伐(诸葛亮北伐成功了吗)

2025-08-24 03:38 来源:秀者网 点击:

诸葛亮进行了多少次北伐(诸葛亮北伐成功了吗)

除非诸葛亮再活70年,等待五胡乱华中原大乱,才有机会北伐成功。

我十分理解,一些三国迷对于刘备集团失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壮志难酬的那种遗憾,但你们要知道《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而不是历史。

《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尊刘贬曹,可你们想过没有,东汉末年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东汉要是那么好,人民为什么造反?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就是所汉桓帝、汉灵帝误作非为,是汉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王朝,兴复它干什么?让他再压迫人民吗?

所以,诸葛亮北伐,根本就不得民心,北方中原人根本不支持他。

北方人民在曹操的治理下,早已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们感激曹操父子,拥护曹魏,怎么可能想要恢复汉朝呢?

汉朝留给他们的记忆是战乱、动荡、饥荒、疾病,根本没有一点值得北方人民留恋的。

而东吴人民呢?

在孙坚父子的统治下,江南人民生活非常安定,江南的士族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所以无论是江南的士族还是人民都根本不愿意改变现状,恢复汉朝。

而蜀汉内部呢?

蜀汉的主要领土是益州,也就是四川。

常言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治蜀先治”,四川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盆地,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避风港般的存在,外面的动乱波及这里并不多。比如说汉末时期,席卷中原的黄巾军大起义,就没有波及四川,所四川人民生活非常安定。

刘备、诸葛亮这些外来户,统治了四川人民,一些四川本地的大族内心是十分不满,但摄于刘备、诸葛亮这些外来统治者的武力,只能暂时忍受,不得不屈服,委曲求全、虚与委蛇。

他们表面上积极参与蜀汉的朝政和益州的建设,其实就是为了在蜀汉政权之中分一杯羹,不愿让蜀汉政权都落入刘备的北方派和诸葛亮的荆州派的手中。

所以说,这些益州派官员对蜀汉的认同度很低。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邓艾打到成都,力主投降的是益州派的谯周。

因为一旦投降,刘备、诸葛亮这些外来统治者都会被魏国大军带走,而到那时就是益州派得势的时候。

所以诸葛亮不顾蜀汉在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现实,长年累月的穷兵黩武,向强大的曹魏挑起边衅,结果战果寥寥,令益州子弟死伤众多,益州人民心中其实是非常不满的。

但因为诸葛亮这些外来统治者势力强大,所以益州人民也敢怒不敢言。

诸葛亮北伐,如果战功赫赫,给益州人民带来胜利果实,大家自然支持,但诸葛亮北伐没什么战果,战利品寥寥无几,每次北伐都派数万人兴师动众,结果却一无所获的班师回朝,严重影响了益州的建设。

据统计,在三国时期,蜀汉人口不足百万,却养兵十万,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青壮年从军,严重影响益州的农耕等各项事业,对益州有害无益。

诸葛亮只是用益州人民的鲜血和生命,以穷兵黩武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或者说是野心罢了。

但因为蜀汉实力弱小,再加上诸葛亮个人军事才能有限,所以北伐基本上没什么战果,劳师动众最后一场空,连自己也累死在前线。

回到问题,如果诸葛亮能够再活70年,并且保证蜀汉的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国力稳步上升,那么自然就有了争天下的资本。

而五胡之乱爆发,北方陷入大混乱之中,诸葛亮趁机北伐,可以轻取陇西、关中,占据广大地盘,然后在出兵函谷关,与五胡争夺天下。

不过,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能否打得过五胡,要打个问号了。

诸葛亮即使活着,北伐也不可能成功。

首先蜀川就那么大点点地方,人力物力有限,多次北伐,资源已经枯竭。

第二,北伐的正当性,没有了,刘备之所以可以在蜀川立足,打的就是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是汉献帝已经禅让,从正朔的角度讲,魏就是汉的合法继承。

第三,阶层矛盾激化。蜀地的执政者和当地豪门的矛盾。北伐的正当性已经没有了,当地的豪门对于北伐的支持也就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