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者网 > 杂谈 > 正文

​奥巴马震惊:歼18战机隐藏的四大真相曝光

2025-09-07 14:21 来源:秀者网 点击:

奥巴马震惊:歼18战机隐藏的四大真相曝光

内容提要:西方媒体近日又把焦点对准中国一款并不存在的神秘新型战机——“歼-18”垂直起降战斗机,似乎想把“中国新型战斗机热”推向另一个高潮,足以烧死各路军事媒体的神经。

最先爆料的是日本《朝日新闻》,该报在去年初声称中国首架垂直起降战机“歼-18”已经研制成功,并于3月份在内蒙古某秘密军事基地顺利试飞。随后,媒体又翻出了国内论坛的一条假新闻,据称来自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络版,该假新闻最早给“歼-18”冠名“红鹰”。

随后国内外的报道则陷入混乱,首飞时间有点说3月,有的说4月,甚至是2008年11月,甚至还“公开”了性能:装有激光主动相控阵雷达、内置武器舱以及两个大推力矢量发动机,作战半径2000公里,技术水平超过F-22……

歼-20曝光以前,国内对四代机的猜想层不不穷,各种不负责任的虚假内容充斥网络。“歼-18垂直起降战机”只是其中不太高明的一个。图为早年的中国四代机幻想图。

“歼-18首飞”无疑于一个惊天消息,在没有任何迹象,没有任何可能性的前提下突然出现,比歼-20的现身更加令专业人士瞠目。不过,日本人最先爆料的“歼-18首飞”却充斥着荒谬的笑料。

荒谬之一:“歼-18首飞”居然在内蒙古

了解常识的人都知道,战斗机第一次试飞只可能在生产厂家所在地进行。近期亮相的歼-20和歼-15都遵循着这个铁定原则。

中国几个主要的战机研制基地,包括四川成都、辽宁沈阳和陕西西安。内蒙古可能有军方的训练基地和试验基地,但绝对不是首次试飞的好地方。

荒谬之二:“歼-18”的性能好过了头

众所周知,中国在发动机技术仍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歼-10和歼-20发动机仍需要继续提高可靠性,而“歼-18”却大跃进般用上了可垂直起降的“大推力矢量发动机”。

而且,“歼-18”如同神话一般,直接跳过了中国仍存在的诸多技术难关,不仅可垂直起降,还用上了相控阵雷达,具有隐身性能和超机动性,几乎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全能战斗机了。最凶悍的一点,则是作战半径居然达2000公里,视垂直起降战机传统的“短腿”弱项如无物。

可见,“歼-18”的存在像其性能一样,更像是个三流小说家作品的科幻内容。

荒谬之三:“激光相控阵雷达”是什么?

各路风传“歼-18”消息的媒体,都把“激光相控阵雷达”放在描述“歼-18”性能的第一项。但这款神秘装置,却在真正的军事论坛内成为一个流行笑话。相控阵雷达是新型隐身战斗机的标志性装备,但激光雷达却是探测云层的气象工具,两者可说是驴唇不对马嘴。强行嫁接出来的“激光相控阵雷达”,很可能是某个入门级军迷的幻想作品,也可能是日本记者胡乱想象出来的东西。

更何况,已经上镜的歼-20都无法了解其设备配置和性能,光靠口头风传、毫无真实证据的“歼-18”为何被披露了这么多性能指标?结论只可能是造假。

荒谬之四:假新闻居然诞生于2008年

其实,日本《朝日新闻》的爆料并非什么创新,而是源自2008年国内论坛据称转载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的一条帖文,声称中国首架四代半战机“歼-18”在北京首飞。

国内各论坛对此进行了多次转载,但内容荒诞不堪,甚至称试飞员是“李中华”,美国还用F-22与“歼-18”模拟对抗,结果大败。这条论坛帖子虽然转载很多,但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国内军事爱好者对此嗤之以鼻。

所谓来自美国《防务新闻》的消息,基本也属于捏造,该网站并无此内容。然而今年日本媒体重新包装后,“歼-18”摇身一变成为“垂直起降战机”,这条在国内打造的假新闻再次焕发了活力。

现当前,中国“战斗机热”成为国内外媒体的盛宴,有些找不到第一手素材和消息的媒体,打破头想挤进这个盛宴,造假和传谣自然成为不择手段的结果。

近日,日本媒体公开了自行研制的第六代战斗机“心神”原型机及其研制进展。

空军指挥学院航空专家徐勇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心神”战机设计理念超前,技术验证困难,如果该机研制成功,日本将在航空武器机研制方面实现超越。“心神”战机信息技术远超五代机,除了能执行传统空战任务外,还将成为无人机的空中指挥平台。

“心神”作战理念超越五代机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日本“心神”战机也被称为“先进技术试验战斗机(ATD-X)”,由日本技术研究与开发协会研制,三菱重工承包制造。该战机集情报采集、人工智能、反应敏捷等性能于一体,且具有反隐形等先进功能。

徐勇凌介绍称,日本的航空军用产品研制以前一直受到美国制约。日本四代机研制方面只能借助美国的技术研制了F-2战机。

到了五代机时代,美国欲垄断五代机技术,不允许日本参与研制,所以日本只好直接引进美国的F-35战机。对于未来六代机的研制,美国已不可能实施太多的限制,日本为了发展航空产品自主研发能力,推出“心神”。

“‘心神’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新型战机理念上有代差,日本对“心神”战机的作战理念在五代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的提升。作为亚洲的技术强国,日本具备研制六代机的技术能力,只是缺乏航空产品研制经验。”徐勇凌如是说。

目前世界上正式宣布开始研制第六代战斗机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国家间的航空产品研发实力和理念各不相同,对六代机的构想和设计也相去甚远。日本媒体2012年曾公开日本六代机的技术构想,主要包括信息化、智能化和敏捷性。

技术验证或遇困难

徐勇凌指出,从作战理念上来说,“心神”仍是一款空中作战飞机,还会执行空中打击、空中拦截、对地打击等传统任务,用于夺取制空权。

但是鉴于六代机在信息方面的巨大优势,“心神”也将成为信息主导平台,作为无人机的空中指挥平台,它既是一个作战单元,也是一个信息指挥单元,其信息使用能力将远超五代机。

“心神”的核心理念是“信息云”,即信息来源不仅仅局限于点对点的信息传递,而是基于现代网络模式下的高度融合的信息化作战平台,其信息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心神”战机的技术构想包括“云射击”。“云射击”技术已经完全突破了“传感器-目标-杀伤” 的传统固有模式,实现了“目标-杀伤”的可能,云射击将大大提高空中毁伤目标的效能,同时降低攻击的武器弹药耗费,将使空战向低耗损转变。

据介绍,日本“心神”可能装备激光武器等定向能武器,这将对雷达时代所引发的超视距武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雷达技术和空空武器技术发展遇到了技术瓶颈,技术空间难以拓展,研发成本周期问题难以解决,而武器挂载与隐身的矛盾更是四代机难以超越的技术悖论,这样的背景下,选择新的武器研究方向势所必然。

徐勇凌介绍称,“心神”理念很先进,但是能否真正实现还需要进行军事使用方面的验证。现代军机的研发,最关键的是验证而不是技术探索,试验在技术支撑方面占50%的权重,而日本没有试飞和验证的技术传统优势,这正是日本的“短板”。如果技术试验无法实现,仅依靠“心神”战机先进的理念支撑去实现装备的先进很困难的。

据《中新网》7月8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堪培拉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国签署日澳经济合作协定(EPA)及共同开发防卫装备的相关协定达成共识。

会谈结束后,双方举行了正式的签署仪式。有分析指出,日本和澳大利亚虽然不是盟国,但安倍希望通过此次访问,以“防卫装备”合作协议为筹码,换取建立日澳同盟或准军事同盟关系。但是这事靠谱吗?是否又是日本一厢情愿呢?

先看日本能拿出什么筹码吧。今年4月1日,日本内阁决定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大幅放宽向海外输出日本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这使得日本的武器出口从“基本上都禁止”,变成了“基本上都不禁止”。很显然,在日本在打开武器出口的大闸门后,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将这些武器装备和技术进行“转移”。

今年6月11日,日本,澳大利亚两国的外交部长与国防部长,在东京举行了“2+2”会谈,讨论提升两国安全和防务合作的措施。这次会议的重点议题之一,是“日本向澳大利亚出口潜艇技术或建造新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