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者网 > 杂谈 > 正文

​不是所有日本教科书在篡改侵华战争历史!

2025-09-07 14:16 来源:秀者网 点击:

不是所有日本教科书在篡改侵华战争历史!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阅读文章前,希望您抬抬贵手点一下(关注)。方便您以后阅读同类型的文章,我们也会继续持之以恒的更新故事。也希望您能在评论区指出不足或者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进行讨论,谢谢。

核心提示:现在在全日本中学生当中,在使用扶桑社歪曲历史教科书的学生只有很小的比例。因为日本跟中国不一样,日本的教科书不是由国家编辑统一内容的,而是由各个私营出版社各自编辑的,地方政府和私立学校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政府有关部门只是制定教科书指导手册。

2001年8月1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目前日本只有15所学校使用有争议的教科书,这些学校共有1300个学生,占日本中学生总数的0.03%。这15所学校中,有6个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校)。这本书的作者原本希望该书的覆盖率可以达到10%。

2005年10月7日的报道,日本教育当局的统计显示,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由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写、扶桑社出版、用于2006年春天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采用率仅为0.4%、公民教科书仅为0.2%。虽然与4年前相比,该书的采用率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然不到1%。

外交部部长秦刚2005年4月5日就日本政府公布中学历史教科书审定结果发表谈话说,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允许这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教科书出台表示愤慨。

右翼教科书的采用率已成为日本社会对历史认识的一个“标志”。许多教育委员听取了一线教师的意见,绝大部分教师不赞同“编撰会”的历史观。

有位朋友曾就此事给记者来信说,希望转告中国的读者,日本的和平力量仍然是主流,像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社出版的那种教科书不会得到广大日本国民认可。

尽管右翼文人们费尽心机,但右翼教科书采用率却不到1%。事实说明,美化侵略的历史教科书在日本社会仍然不得人心。

日本的教科书不是由国家编辑统一内容的,而是由各个私营出版社各自编辑的。然后,各地地方政府和私立学校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教科书。

日本现有八个出版社在出版中学历史教科书

东京书籍

清水书院

教育出版

帝国书院

大阪书籍 

日本书籍新社

日本文教出版

扶桑社(右翼教科书,采用率只有0.38%)

各出版社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

东京书籍:战火从华北扩大到华中,日本军于同年年底占领了首都南京。在这一过程中,杀害了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大量中国人。

蒋介石把政府迁移到汉口,之后又迁到重庆,继续抵抗日本军。这一事件被称为南京大屠杀受到了国际性的谴责,但是日本国民没有被告知。

清水书院:日本军的物资供给体制极不完备,他们在占领地征用物资和劳动力,获取粮食。所以掠夺物资、放火、虐杀等行为屡有发生。特别是在占领南京时,对俘虏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及包括老人、妇女、儿童的民众进行了无差别的杀害。

推算当时的死亡人数包括战死的士兵达到了许多。外国各国强烈谴责了这一南京大屠杀事件,但当时大多数日本人甚至不知晓这一事实。日本军的这些行为更加强了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抵抗和憎恨。

教育出版:同年12月占领了中国的首都南京。这时,日本军在混乱之中杀害了众多俘虏以及居民,受到了国际性的谴责(南京事件)。此事当时没有告知国民。国民得知这件事情已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了。

帝国书院:日本军还进攻中国南部,占领了上海以及当时的首都南京。在南京不仅士兵,还杀害了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众多的中国人,各外国指责“日本军的蛮行”(南京大屠杀)。但是这件事情日本国民并不知道。

大阪书籍:日本军队虽然在各地遭到顽强抵抗,但是战线仍然不断扩大。1937年12月占领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杀害了包括俘虏,妇女儿童在内的多数市民(南京事件)。

日本国内不知道南京事件的事实,在战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南京事件的规模及牺牲者的情况首次被公开。关于南京事件虽然进行了各种调查及研究,但被害者人数尚未得到确定。

日本书籍新社:日本军在年底占领了首都南京,届时杀害了据说达20万人的俘虏及市民,暴行及掠夺不断,遭到了国际舆论的严厉谴责(南京事件) 。

对于被杀害的中国人数存在各种说法。

日本文教出版:日本的战线以中国的主要城市为首扩展到各地。日本军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大量的中国民众(南京屠杀事件),遭到国际性指责,但这件事没有告诉日本的国民。

扶桑社(右翼历史教科书,采用率只有0.38%):日本军队认为只要攻下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蒋介石就会投降,于是在12月占领了南京。但是,蒋介石把首都迁移到内地重庆,继续抗战。

在这期间日本军造成大量中国军民死伤(南京事件)。事件中牺牲人数等真实情况在资料上出现有疑点,见解各种各样,争论持续至今。

日友人望中国了解日本好的一面

日本《华人周报》2004年10月刊登日本作者饭冢敏夫的文章,指出要全面看待中日关系,“日本有坏的一面”,但同时希望中国人民了解日本好的一面。

文章说,从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来,日本两位天皇和多位首相都对侵华战争作出过反省,日本多年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例如北京地铁、上海宝钢、重庆长江二桥等项目都有日本的资金。

作者以历史教科书争议为例说,“大部分日本人民是有良心的”,希望中国人民在日本历史教科书等问题上“不要太担心”。文章说,现在在全日本中学生当中,在使用扶桑社歪曲历史教科书的学生只有0.04%。日本的教科书制度跟中国的不一样。

日本的教科书不是由国家编辑统一内容的,而是由各个私营出版社各自编辑的。然后,各地地方政府和私立学校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教科书。大部分的日本人不愿意选择那家右倾出版社扶桑社出版的那本书。选择了它的只有几少数的右倾地方政府和右倾私立学校。

曾在中国留过学的饭冢敏夫表示,今年历史教科书风波发生时,有28000多个日本民众参加了签名抗议活动。他说:“如果将来再发生问题的话,我们一定会再提抗议的”。

 日本学者井出敬二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过他自己的个人见解:中国人民应该知道日中社会制度的不同。在日本,出版和言论是完全自由的,包括一般的书籍和教科书的出版。

在书店和图书馆里有很多种历史书——既有左翼的,也有右翼的——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受过教育的日本人,不仅仅是从教科书上获得历史知识——实际上从教科书上得到的是非常有限的——通常都是从各种渠道得到的。

如果我们只盯着教科书的话,又如何能了解日本人民对历史的看法呢? 

教科书很重要。但这个问题是有其历史背景的。二战前,日本的教科书是由政府来制定,为强制推行军国主义。二战中,日本人民并不知道在中国发生了什么,因为政府对整个战场情况的报道都要进行检查。 

 战后,当日本人民知道了日本军队在中国做了什么后,都很震惊。所以人民决定日本政府不能掩盖任何事情,因此对媒体检查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是为了避免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一项重要改革。媒体检查制度被废除后,如果以后日本自卫队参与了错误的事情,政府也是无法掩盖的。 

 也许中国人以为,日本所有的教科书都不承认日本侵略了中国。其实不然。(公使拿出一本教科书,翻给记者看)这是在北京的日本人学校学习的日本孩子使用的中学历史课本,由东京书籍出版社出版。

它是这次文部省批准的八个版本的教科书中使用率最高的一个版本。这本书清楚地陈述了日中之间的主要历史史实,其中包括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南京大屠杀和卢沟桥事件等,在书中说到了,日本军队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悲剧和伤害。所以实际上,日本人承认这些史实,而且还把真实的历史告诉给孩子们。 

日本人认为战前的政府滥用了编撰教科书的权力,所以进行了改革。现在教科书由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间的出版社来编撰,然后递交隶属于文部省的教科书审定调查审议会批准。这个负责审查教科书内容的机构是由文部省任命的学者和专家等组成的。虽然这还需要政府机构进行批准,但是从根本来说,这是和战前完全不同的制度。 

 文部省审定教科书的基本方针是,审定的目的不是声明政府对历史的认识,也不是把政府的观点强加于民众,而是按照实际、客观的学术成果和切实的资料,指出有没有和事实不符的错误,这是审定工作的根本。

文部省审定通过了某种版本的教科书,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历史观就和教科书中的历史观是一致的。同时因为有《邻国条款》,在审定教科书时考虑到了和他国的关系,文部省提出了审定意见。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二战前政府把历史观强加给民众,二战后政府认识到了不应该这样做了。当然,政府应该有责任继续审定教科书中是否有错误的事实。

日本政府不会把历史观强加给人民。日本政府认为,每个日本人都有解读历史的自由。但是日本政府已经明确表明了对战争的认识!

像扶桑社这种篡改历史的出版社在日本只是极个别的,教材占有率极低。并不会阻碍想了解真相的日本青少年们,我相信绝大部分的日本老百姓们是有认知的。

这篇文章我不是给日本洗白,我们这代人没有权利替先辈们原谅日本犯下的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