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者网 > 杂谈 > 正文

​2025年建筑安全员C证报考在即,条件和类别你弄懂了没?

2025-09-06 11:34 来源:秀者网 点击:

2025年建筑安全员C证报考在即,条件和类别你弄懂了没?

了解2025年建筑安全员C证的报考条件,以及该证书所涵盖的不同类别,是每一位有志于在建筑施工领域深耕细作、确保安全生产的专业人士的必修课。

接下来,小安将详细解析报考所需的各项条件,并深入探讨安全员C证的三大类别——机械类、土建类及综合类,帮助您明确方向,为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建筑安全员C证的报考条件如下:

职业道德良好,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60周岁(法定代表人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在职人员。具有中专(含高中、中技、职高)及以上文化程度或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经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合格。

安全员C证分为以下三种类别:

机械类(C1):可以从事起重机械、土石方机械、桩工机械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土建类(C2):持有该证可从事除起重机械、土石方机械、桩工机械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外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综合类(C3):可以从事全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了解报考条件和证书分类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证书类别进行报考。

1、建筑工程广泛使用()作为混凝土的早强剂。

A:亚硝酸钠

B:氨水

C:还氧树脂

D:丙酮

答案:A

解析:亚硝酸钠作为混凝土的早强剂、防冻剂,广泛使用在建筑工程的冬期施工中。亚硝酸钠这种化学材料当与硫、磷及有机物混合时,经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因此在贮存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严禁与硫、磷、木炭等易燃物混放、混运。要与有机物及还原剂分库存放,库房要干燥通风。装运氧化剂的车辆,如有散漏,应清理干净。搬运时要轻拿轻放,要远离高温与明火,要设置灭火剂,灭火剂使用雾状水和砂子。

2、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的总和。

A:行为规范

B:思想准则

C:行为表现

D:工作表现

答案:A

解析:职业道德,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

如何快速拿下2025年安全员证书 ↓

(快从图中找小安领取你所在省份:5套考前押题模拟试卷和25页精华版免费资料!)

3、()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的建筑业生产管理从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A:建筑法

B:安全生产法

C: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从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4、《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的工作制度。

A:38

B:40

C:42

D:44

答案:D

解析: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5、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如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应当()。

A: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B: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C: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D: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

答案:C

解析: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6、安全的组织管理是指()。

A: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政策

B:设立安全管理的机构

C:设计并建立一种责任和权力机制以形成安全的工作环境的过程

D:把安全管理作为组织目标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安全的组织管理是指设计并建立一种责任和权力机制以形成安全的工作环境的过程。

7、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是()。

A:提示标志

B:警告标志

C:指令标志

D:禁止标志

答案:D

解析: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是禁止标志。

8、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形中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是()。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

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答案:D

解析:法律责任的免除是指违法者虽然违反了法律,但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而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免责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时效免责、不诉免责、协议免责、自首及立功免责、补救免责。A项中,蒋某将入室抢劫的康某关押的行为属于自助免责的情形;B项中,蔡某盗窃的行为已超过追溯时效,属于时效免责的情形;C项中,双方达成合意,属于协议免责的情形;D项属于打架斗殴行为,高某持刀将他人刺伤不是自助行为,也不符合其他免责形式,因此不能减轻或免除其法律责任。本题答案为D。

9、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属()。

A:一般事故

B:严重事故

C:较大事故

D:特大事故

答案:A

解析:在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的基础上,规定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为较大事故,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为一般事故。

10、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小时。

A:1,24

B:1,36

C:3,24

D:3,36

答案:D

解析: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11、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以及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补报。

A:10

B:20

C:30

D:60

答案:C

解析: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以及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补报。

12、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

A:规章

B:强制性标准

C:技术规范

D:产业政策

答案:B

解析: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

13、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天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A:7

B:15

C:20

D:30

答案:B

解析: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1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A:使用证书

B:登记证号

C:登记标志

D:登记机关名称

答案:C

解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人使用前或者投人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15、下列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向从业人员通报

B: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不定期组织演练

C: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D: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答案:B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6、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15个月

答案:C

解析:《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17、道德与法律可以相互()、相互作用。

A:转换

B:替换

C:转化

D:不相关

答案:A

解析:道德与法律的联系:(1)从作用来看,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2)从内容来看,两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3)道德与法律可以相互转换、相互作用。

18、施工现场应建立(),及时、全面、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

A:安全管理制度

B:安全台帐

C:安全管理机构

D:安全领导小组

答案:B

解析:施工现场应建立安全台帐,及时、全面、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

19、()对本区域内的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A:技术监督部门

B:各级建设主管部门

C:政府相关部门

D:政府安全监督部门

答案:B

解析: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20、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A:医疗救助

B:医保救助

C:医疗保险

D:基本医疗保险

答案:D

解析: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