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者网 > 杂谈 > 正文

​陶渊明

2025-08-25 10:29 来源:秀者网 点击: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际柴桑人。是晋宋之际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曾祖做过大司马,爷爷和父亲做过太守,但到陶渊明时,家道中落,生活艰难。

陶渊明受传统儒家文化的薰陶,少年时就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公元293年,在江州做祭酒,公元404年,又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不久辞归。第二年,又做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他目睹了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感到这个黑暗的社会和自己的个性格格不入,再次归隐。后来,为生计又出任彭泽县令。但内心十分矛盾,不久就离职还乡。从此不再出来做官,以后20年,在农村度过,虽然贫病交迫,但仍保持高尚气节,去世时终年63岁

他归隐后写的有名的《归园田居》,写出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他对生活的热爱。在诗人笔下,农村里的田园景物是多么美好,不但抒发了一种欢舒心情,更重要是流露出他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离开污浊世俗,像鸟飞归山林,鱼游回池塘的志愿。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这是一篇美丽动人的寓言,描写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没有压迫,没有欺诈,一切都是淳朴安乐。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空想。

陶渊明留下了120多首诗中,真实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思想感情,语言平易近人,散发着泥土的清新气息。由于他的诗大多描写田园的悠闲生活,故被人称为“田园诗人”。从此,田园诗就成为了中国诗史中的一大流派。

陶渊明的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坚贞不屈的精神,是我国知识分子高尚品质的体现,对后世文人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以及影响力都是巨大的。陶渊明的诗确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