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者网 > 杂谈 > 正文

​苟安喝酒误事,诸葛亮北伐战争功亏一篑,改写中国历史进程

2025-09-03 13:53 来源:秀者网 点击:

苟安喝酒误事,诸葛亮北伐战争功亏一篑,改写中国历史进程

223年2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 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立为成都之主。”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 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非常忠诚的臣子,注定是不会取代刘婵自立为王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供应在古代战争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诸葛亮在北伐战争期间,李严的手下苟安就是负责给当时正在前方打仗的诸葛亮的队伍送粮草的。但是作为运粮官的苟安也有一个古代男子的通病,那就是爱喝酒。

自古以来,因为喝酒误事的人可不在少数,苟安因为喝酒,可以说改变了历史进程。在这一次北伐战争的运粮途中,因为喝酒导致粮草迟到了十几天。按照诸葛亮制定的严令来执行,迟到三天就已经可以拉出去斩首了。诸葛亮正要下令斩杀苟安时,因为身边的大将杨仪站出来替他求情:认为杀了李严手下的苟安,可能会得罪李严,于是诸葛亮直接打他八十个大板子以示惩戒。

按道理应该对诸葛亮抱有感激之情,可苟安偏偏不是知恩图报之人,反而认为自己的杖责之刑是一种羞辱,因为这事连夜带着自己的几个亲兵跑去投靠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司马懿刚好利用苟安,让他作为卧底回到蜀国,到刘婵身边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拥兵自持,准备要篡位。刘禅听信了谗言,立马下令诸葛亮回来。

其实诸葛亮为了完成心中重整汉室大业,说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也不为过,为了一统中原更是用尽了举国之力数次挥师北伐。恰好此次眼看着在和曹魏军队的争霸中,蜀国已经处于上风,结果先是遭遇了粮草延误的重大风险,后来又因苟安谣言致使诸葛亮遭到了刘禅的猜忌,被迅速召回了蜀国。最终发现是中了司马懿的计谋,这时诸葛亮非常懊恼,但是再回去继续北伐已经失去有利时机,因此前面的胜利都功亏一篑,最终导致了北伐的失败。

最近在看三国的历史,尤其是关于刘备白帝城托孤的事件上,我在想如果诸葛亮取代刘禅称帝,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重视科教文化的发展、以及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蜀国最后会不会一统中原?那也不会有司马懿家族的晋朝,中国后面的历史是不是都会改写呢?

友友们,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